中班音乐教案 篇1
目标: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
重点:目标1
难点: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准备: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
过程:
(一)以“今天我们来当跳跳糖一起来跳舞”引出课题。中班音乐游戏反思
(二)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3、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门—3遍人
(三)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
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 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依据:
秋天来了,在孩子们的身边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利用秋游活动和午餐后的散步活动,引导孩子们观察秋天的树木以及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孩子们对秋天有了感性的认知。同时,结合绘本故事《沙啦沙啦》,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与文学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声音得模拟配音来展现富有创造力的音乐活动。
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尝试用日常用品模拟故事中的声响,与同伴合作表演故事,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故事书,ppt
2.自制乐器若干
3.小乐器:音块,蛙鸣筒
4.孩子对秋天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沙啦沙啦》
T:金色的秋天,美丽的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名称)
T:你们还记得故事里小熊遇到几个小动物?第一个遇到谁,听到什么声音?第二个是谁,听到什么声音?第三个呢?
(初步回忆故事内容,突出三个声音)
二、合作讲故事
T: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当故事里出现声音的时候,请你们用嘴巴来学一学。
(观看PPT,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用嘴巴模拟声音)
三、为故事配音
1.分组自由探索
T:我们为有趣的故事配音(出示各种生活物品),这里有这么多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等会儿你先选一个故事里的小动物,然后在那么做的东西里听听找找,为你选的动物找一样能代表它声音的东西。(幼儿先选择角色,然后操作日常物品,感受物品发出的不同声响,为角色选择合适的配音物品。)
2.交流分享
T:我们来看看你们都为小动物们选了什么?
(请幼儿介绍自己为动物选了什么物品,并发出声响,请同伴一起验证是否合适,能力强的幼儿介绍自己选择该物品的理由。)
T:总结:平时这些我们看到、用到的东西可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可以为故事配音,不一样的东西可以为相同的小动物配音。
3.合作配音
T:我们大家一起来讲故事,每个人要仔细听哦。故事讲到哪个小动物,就请你用手里的这些东西为它配音。
(看ppt,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操作自己找到的物品为故事角色配音)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游戏活动,幼儿特别喜欢参与活动,孩子们尽情地在游戏着,音乐停了,马上不动,音乐再响起,又继续游戏,整体效果很好。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理发
目标:
1、有学做小小理发师的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歌曲。
2、学习节奏律动,掌握○Ⅹ|○ⅩⅩ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教材分析:
音乐作品《小老鼠和泡泡糖》表现的就是一只小老鼠与泡泡糖之间的故事,风趣幽默,充满童趣。音乐内容是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幼儿扮演小老鼠与这个音乐一起游戏,一定会使他们在与音乐一起玩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自我表达,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结合《纲要》精神,我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会粘在身体的哪些部位,难点是用大幅度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样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合拍地表现老鼠左右张望走的动作,较形象夸张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从中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启发幼儿做幅度较大的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活动重点:
让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会粘在身体的哪些部位
活动难点:
用大幅度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样子。
活动准备:
课前玩过泡泡糖,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物资准备:
《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磁带 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玩《小老鼠上灯台》手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整体感受、理解音乐。
1、教师讲述小老鼠的故事
提问:小老鼠是怎样出来的?带小朋友练习。
2、音乐也会讲这个故事,你们来听一听,哪里是小老鼠出来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提问:哪里是小老鼠出来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
三、分段练习,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感知
1、引导幼儿探索表现小老鼠的动作
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教师边用手在腿上按节奏做动作。(3遍)
“小老鼠什么时候向两边看的啊?”(说到西的时候向两边看看。)
(1)根据琴伴奏的节奏用手在腿上做动作。(木琴伴奏)
“我们来试一试是不是这个时候往两边看看的呢?”(听木琴弹奏四遍,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节奏边念着儿歌边用手在大腿上做动作。)
(2)我们加上小脚脚踏地按音乐节奏做动作。
“刚才我们是用小手来玩游戏的,我们加上小脚来试试看,好不好?”
(3)加快速度做动作。
2、配音乐磁带做出“小老鼠”的动作。
3、听“泡泡糖”出现部分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音乐后半段)
“这次啊这只调皮的小老鼠要出来玩了,捡到一个大泡泡糖,发生了什么事情” “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泡泡糖,一起来学学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候的样子?” “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不好?”
4、幼儿再次玩游戏,要求做出“小老鼠”被“泡泡糖”粘到不同部位的动作。
“泡泡糖会粘在小老鼠的手上,还会粘在小老鼠哪里呢?”
5、随第二段音乐,玩拉泡泡糖的游戏
6、随音乐完整的表演(老师来做鼠妈妈,小朋友们来做我的鼠宝宝好吗)2遍
四、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假如你是这只调皮的小老鼠,你会把这块不容易拿下来的泡泡糖放到哪儿去呢?”引导幼儿注意环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拨弦
活动目标:
1、欣赏及熟悉乐曲结构,体验乐曲轻快、诙谐的风格。
2、观察了解湟的拉弦与拨弦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通过图谱的提示了解乐曲中重音出现的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创造的嗓音重间体验重音出现的情趣,瓜游戏的想像情节。
3、根据游戏的情境和音乐的提示进行和停止,在用嗓音发生重音时不喊叫,进行时不挤在一起,能与他人瓮中捉鳖适当的距离。
活动准备:
1、供幼儿使用的图形谱,小提琴演奏的图片。
2、录音机、《拨弦》、《梦幻曲》磁带。
3、皱纹纸彩带、纸盒做的拨奏乐器。
4、大灰狼木偶一个、大灰狼头饰、小孩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生动地讲述《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故事。
二、播放《拨弦》音乐,出示图形乐谱,幼儿观看教师用大灰狼木偶进行表演,重点突出音乐重音处“大灰狼”做回头看的动作。
问幼儿:大灰狼在什么时候回头看?你能听出音乐中的重音吗?你能看出图画中重音地方吗?
三、再播放音乐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挥,在重音处拍手。(其它地方用双手食指轻轻点动),幼儿再跟老师做一遍。
四、请一名小朋友做指挥,大家再练习一次。
五、向幼儿介绍乐曲的名称叫《拨弦》,它是用“小提琴”演奏的。
1、出示小提琴图片或实物。
师:小提琴有两种演奏方法,一种是用琴弓拉奏,另一种是用手指拨奏。
2、问:这首“拨弦”是用什么方法演奏的?(拨奏)
出示弹拨乐器,请幼儿跟着音乐,看着图画,进行演奏,注意演奏出音乐中的重音。
问:拨弦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很跳跃,很快乐)。
3、 播放《梦幻风》音乐让幼儿欣赏一遍。
问:3.1这首“梦幻风”是用什么方法演奏的?(拉奏)
3.2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很连贯,很优美)
六、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做游戏。
1、请配班老师扮聪明孩子示范游戏一次。
2、教师担任大灰狼,全体幼儿担任聪明孩子,大灰狼转头时幼儿不能动。
3、请一名幼儿扮大灰狼继续游戏。
4、引导幼儿在音乐重音时创编吓唬大灰狼的声音,如狗叫声,放枪声等。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花环舞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花环舞
活动目标:
1、能较合拍地小碎步行进以及与同伴拍手。
2、模仿花朵轻盈的舞姿,根据手势变换队形。
活动准备:
1、已熟悉乐曲,做过小碎步的动作。
2、手花环若干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走走小碎步。
――小花瓣们在一起跳舞,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听着音乐,像小花瓣那样轻轻地跳、快乐地跳。
――幼儿听音乐原地走小碎步。
2、学习基本动作。
――小花瓣一起欢快地跳,跳成了一个大花环。
――教师放慢速度哼唱乐曲,示范基本动作。
动作一:双手叉腰,小碎步行进一小节(每拍两步),接着原地起踵一小节(每拍起踵一次)。动作二:两两相对,先各自拍手两下(每拍拍一下),接着相互对拍两下(每拍拍一下)。
3、跳跳花环舞
――我们围成一个大圆圈,就像一个花环。我们要听着音乐快乐地跳,沿着圆心跳,跳出不同样子的花环。
――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学跳花环舞A段:做动作一,沿圆圈行进,幼儿组成的“大花环”转起来,最后一小节,全体幼儿面向圆心。
――在乐曲B段,教师,或一名幼儿扮演“花王”站在圆心,从圆圈上任意一名幼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用右手间隔点人(每拍点一名幼儿)。被点到的幼儿向前一步,转身与未点到的幼儿面对面站好,直至变成双圈队形。
――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学跳花环舞A段:幼儿两两相对站立,做动作儿,在作后一小节还原成单圈,舞蹈继续进行。
――跟随音乐,幼儿完整舞蹈。教师进行必要的语言提示,使幼儿的动作跟上音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鞋匠舞》
body { 9pt}
一、活动名称:鞋匠舞
二、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有节奏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2、培养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表演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三:活动过程:
1、幼儿会唱此歌曲,并已初步了解了鞋匠的劳动内容。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
“小鞋匠在绕线、拉线、钉钉子,这么多事!我们也来学做鞋匠。”
(1)创编第一、二乐句的动作。(“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钉钉钉。”)
①、绕线:“你们先来绕绕线。”(幼儿自由做)“鞋匠绕线是绕一会停一下。我们再唱着做做。”(重点引导幼儿卡好音乐节奏)
②、拉线、钉钉子:“绕好了线,再拉线了,谁来做做试试?”(请个别幼儿表演)“拉线要平着拉,那钉钉子呢?”(幼儿一起做)
“我们来唱着做,从绕线开始。”(做1――2遍)
(2)、创编第三乐句的动作。(“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小鞋匠绕线绕的这么好,拉线拉的这么直,下面要做什么了?”(幼儿回答)“谁来做做?”(请幼儿表演) “拿针缝东西的动作多美呀。我们一起试试。” “缝的时候要小心些,钉钉子要用力。”
(3)、创编第四乐句的动作。(“鞋子做的牢又牢,鞋子做的多有好。”)
“鞋子做好了可真高兴呀。你们做个高兴的动作吧!看谁做的又漂亮又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拍着手来唱最后一句,最后的时候小朋友一起摆一个漂亮的动作。”
3、随音乐完整表演。
(1)清唱,幼儿表演。
“鞋匠所有的动作我们都编出来了,咱们赶快连起来看看怎么样?”
(2)随音乐集体表演。
①“我们听着音乐来做做。”
②“再听音乐做一遍。”
4、幼儿结伴表演。
(1)清唱,幼儿结伴表演。
“小朋友都会跳《鞋匠舞》了,现在我们来玩《鞋匠舞》的游戏吧。我们听音乐找朋友面对面跳,一定要在音乐前奏时就找到一个朋友,准备好。我们试试。”
(2)随音乐连续结伴游戏。
“小朋友都知道怎么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听着音乐来玩玩吧!”
5、随音乐放松活动。
“小鞋匠工作了一天,很快进入了梦乡。梦里他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蝴蝶在飞,鸟儿在叫,花儿露出漂亮的笑脸,小草随风轻轻摆动,一群小朋友穿着漂亮的鞋子唱歌、跳舞,多么高兴!”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花猫和小老鼠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花猫和小老鼠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准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小老鼠》
2、 小老鼠、小花猫指偶各一个,小花猫头饰若干,木鱼一个
3、 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律动入场,要求动作合拍表情自然
2、 练声《太阳出来了》1=C 要求声音甜美,不乱喊乱叫
二、基本部分
1、 复习儿歌《小老鼠》 (1)、要求幼儿根据词义创造性的边念边做动作 (2)、请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其余幼儿模仿
2、 学习新歌
(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师出示小花猫指偶:正在小老鼠乐滋滋地偷吃粮食的时候,只听见“喵喵喵”几声,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小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家…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幽默、有趣)
(4)、出示节奏卡 ×× ×× × × 、×× ×× × 0一起朗诵歌词,要求有表情地朗诵,念准附点音符与休止符
(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个别幼儿表演唱
3、 音乐游戏《猫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年龄小,无辨别是非好坏能力,无防范意识,很容易上当。针对这个事实,我决定培养幼儿初浅的自我保护能力。因为它浅显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模仿游戏角色中的不同声音进行演唱,并能通过动作随乐动作。
2、能较完整的根据游戏随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小兔乖乖》的故事情节
物质准备:(1)狼、 兔子头饰若干(2)音乐《小兔子乖乖》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小兔乖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音乐游戏,它的名字就叫做"小兔乖乖"。
2、幼儿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唱了什么?
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说说狼、兔妈妈和小兔子唱歌时声音的不同,并尝试模仿粗、细和可爱的声音。
3、介绍玩法引导语:请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圈做小兔子的家,圈上空一个缺口做小兔的家门。现在,小朋友来当小兔子,面向圆心坐着。请个小朋友来当兔妈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狼在兔屋子后面躲好。
介绍玩法:
1、游戏开始时,兔妈妈说:"孩子们,你们在家好好玩,妈妈出去拔萝卜,一会儿妈妈回来时唱歌叫你们来开门(唱兔妈妈的第一段,就开就开我就开)。你们听见兔妈妈的声音就开门,如果不是妈妈的声音,可别开门,别让恶狼进来。"说完兔妈妈和小兔们告别而去。
2、小兔子跟兔妈妈的对话被躲在屋后的狼听见了,就跑到兔屋门前学兔妈妈的样子,边敲门边用粗粗的声音说:"小兔们,妈妈给你们带萝卜回来了。"接着唱狼的那一段。小兔们听见不是妈妈的声音,就回答狼(唱小兔的那一段"不开不开我不开")表示不开门。
3、就在这时,兔妈妈拔了很多萝卜回来了,狼看见兔妈妈回来就溜走了。兔妈妈边敲门边高兴地唱歌(妈妈的那一段),小兔子听见是妈妈的声音,就高兴的站起来(唱小兔的第二段),同时做开门动作。小兔子把妈妈迎进屋,告诉妈妈狼来过,他们没有开门。兔妈妈称赞小兔们:"你们真是我的好孩子呀!"。
4、播放音乐,和幼儿一同随乐游戏。
活动延伸把狼、 兔子头饰放到表演区让小朋友可以自由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①喜欢音乐歌唱活动,学会唱这首《我的老师像妈妈》。
②理解歌词内容,用歌唱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感恩老师。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节奏准确。
【活动难点】
理解歌曲内容,学会用唱歌的方式表达爱。
【活动准备】
歌曲《我的老师像妈妈》。
【活动过程】
一、歌曲欣赏,自然导入
教师弹唱,幼儿倾听,自然引出教学内容。
由教师弹唱歌曲,引发幼儿兴趣,对歌曲节奏初步感知,对歌词内容初步记忆。
二、了解歌曲内容,识记歌词。
①教师再次示范唱,幼儿仔细听(让幼儿带着问题听歌曲,会更认真的听歌曲内容)
②教师与幼儿问答,熟记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刚刚听到老师唱了什么吗?
幼:老师像妈妈
师:小朋友热爱老师吗?
幼:热爱
师:老师会教我们什么呢?
幼:讲故事、写字、画画……
③再次倾听老师弹唱,增强歌曲,节奏记忆
三、学唱歌曲
一句一句跟唱,不断重复,教师也可以与幼儿进行游戏,歌词接龙等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四、集体唱(可进行比赛、分组的形式唱)
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正是我们所说的寓教于乐,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切记不要忘了钢琴的重要性,借助钢琴,帮助孩子掌握节奏。
活动结束
表演唱(请小朋友们到台上表演唱,并要求唱完给老师一个拥抱,说“老师,我爱您!”)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水果歌》,练习唱准音乐旋律
2、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水果名称替换歌词
3、在歌唱过程中感受单个字重复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常见水果的图片,节奏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你看见过哪些水果?(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现相应的水果图片)
2、在这些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为什么?
二、感受新歌的旋律
1、今天,这么多的水果要来唱演唱会,请你听一听,老师唱了些什么?谁第一个出来唱歌?
①教师演唱第一个水果:我唱的是谁?请小朋友把图片找出来。苹果的歌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它是怎样唱的?(幼儿与教师一起演唱单字重复的一句)
②教师演唱第二种水果:运用同样的方法引起幼儿学唱的兴趣
③第三种与第四种水果一起唱:
④教师小结:原来,水果中单个的字也可以用来唱歌,而且非常有趣。
三、学习新歌
1、教师轻轻地完整唱一遍
2、幼儿演唱
3、根据图谱的提示感知第一段、第三段与第二段、第四段结束时时值的不同,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正确的演唱。
4、演唱、分男女进行演唱
四、创编歌曲
1、你觉得还有哪些水果也会来唱歌?它会怎样唱?
2、根据幼儿的回答贴上相应的图片:后面单个字会唱什么?
3、完整演唱幼儿创编的歌曲。
中班音乐:母鸡孵蛋
活动目标: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的音乐,鸡蛋三个,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
(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笔。
2.铃鼓、丝巾每个小朋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师:今天母鸡要孵蛋了,我们来听听母鸡孵了几个蛋?
教师《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进场。
师: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师:你们看看母鸡的蛋都一样吗?
1.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
(2)倾听棒棒小鸡的叫声,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唱出有力的声音。
(4)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并演唱。
2.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喜欢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2)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3)唱歌时对着别人打嗝礼貌吗?怎样能让别人听不到打嗝的声音?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
(2)师:害羞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是这么样的?他的声音呢?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母鸡孵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介绍铃鼓和丝巾的特点,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特征的小鸡叫声。
1.师:你们觉得丝巾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小鸡?铃鼓呢?
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给棒棒鸡伴奏?
怎样给打嗝鸡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办?
怎样给害羞鸡伴奏?
2.借助乐器、道具表现歌曲《母鸡孵蛋》。
四、拓展经验
出示双胞胎小鸡
师:鸡妈妈除了孵出了那三只小鸡,还孵出了这对双胞胎小鸡。听听他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师范唱双胞胎小鸡的叫声。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课程介绍】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 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一步一步走啊走
【专辑介绍】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小动物图片和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
活动目标: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1.在观察画面、动作模仿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角色走路的特点。
2.在情景中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尝试有序地排列。
活动准备:
1.PPT、音乐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以“羊村”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活动。
1.感知数量1,模仿小弟弟神气地走路。
(1)看谁来了?小弟弟是怎么去的?
(2)模仿小弟弟走路神气的样子
2.感知数量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1)现在去羊村的路上有几个朋友?
(2)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动作,感知数量3。
(1)(观察画面)这个朋友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
【观摩体会】
应彩云老师的新课程主题背景下的小班绘本活动《一步一步走啊走》。
应彩云老师抓住了小班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转移的特点,安排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创设了课程需要的教学情境,运用了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所设计的情境中。
尝试了以儿歌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走路特点,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活动的快乐,并使得幼儿从中积累了相应的数经验,理解了所学数“1~5”的实际意义,且初步尝试了有序排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且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指导策略:在结尾时用老虎的吼声吸引孩子,但为了消除小班恐惧心理,马上用“好老虎”下定义,并充分调动幼儿从想说到会说,并模仿动作。
我的思考: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能够说出“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这样的成语很不容易,应老师还在现场让孩子们模仿“虎年吉祥”的动作和笑容,应景,又自然推向高潮。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教材来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幼儿园中班艺术课内容,《森林运动会》是一首热闹、欢快的中国民族风格的歌曲。以森林运动会为背景,结合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和特点,描写了运动会生动、有趣、热闹的场面。歌曲内容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便于幼儿感知与理解,非常适合中班幼儿欣赏。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初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能听懂歌词大意,体会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听懂这首歌曲的大意,能感受歌曲的有趣及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2、感受歌曲热闹、欢快的特点,初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猴子、小松鼠、熊、大象和长颈鹿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表演《幼儿园里真快乐》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又唱歌、有跳舞、还可以做游戏,都过得很快乐!老师还知道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也过得很快乐,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二、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
1、播放课件,歌曲《森林运动会》
师:现在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2、提问引导:歌曲里讲得是什么地方?
从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到森林里面怎么样呀!(非常热闹)
小朋友们们说一说为什么这么热闹?
森林里都有谁?他们高兴吗?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大意。
1、播放课件,歌曲《森林运动会》
2、提问:森林里在干什么呀?
都有那些小动物参加?
它们各自都参加了哪些项目?
只有谁没有参加呢?它在干什么?
当幼儿在回答时,教师根据内容唱出相关的乐句,帮助幼儿强化已有的感知。
3、课件再次播放一遍歌曲,(这时在课件制作上根据歌词内容配上相关的画面,), 通过再次欣赏让幼儿理解歌词的大意,并要求幼儿可跟着音乐哼唱。
四、欣赏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欢快、热闹的情绪,和中国民族风格,初步了解锣鼓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作用。
1、播放课件,音乐《森林运动会》(无歌词)
师:现在老师将这首歌曲去掉歌词,请小朋友再来欣赏这段音乐,你们闭上眼睛好好听听。
这段音乐是热闹的还是安静的?是欢快的还是缓慢低沉的?
2、在这段音乐中,小朋友们能听出哪些乐器的声音?
引导幼儿说出能听出锣鼓的声音。请幼儿说出在哪里听到或看到过锣鼓演奏。
3、课件展示:锣鼓,并展示一段锣鼓的打击乐。
通过课件向幼儿简单介绍:
锣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热烈红火、表达喜庆、活泼轻巧的舞台气氛。中国民族风格的曲子经常用锣鼓烘托欢乐、喜庆的气氛。
五、再次播放歌曲,幼儿自由表现。
让幼儿跟随歌曲自由哼唱,并鼓励幼儿用动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如:随节奏欢快的拍手、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或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关动作等。
六、活动延伸:
请几个小朋友,带上小动物的头饰跟随音乐进行情境表演。
附:歌曲《森林运动会》歌词
森林里呀,真热闹,真呀么真热闹喂,运动会呀开得好,开呀么开得好,开呀么开得好哇。猴子爬树得第一,(齐白:好呀好呀好好好!)松鼠跳高最灵巧,(齐白:妙呀妙妙妙),老熊的跟斗翻呀么翻的好哇,(齐白:老熊的跟斗翻的好),大象举重呱呱叫呀呱呱叫,(齐白:大象举重呱呱叫呱呱叫)。
森林里呀,真热闹,真呀么真热闹喂,运动会呀开得好,开呀么开得好,开呀么开得好哇。只有那长颈鹿,(齐白:哎呀呀真糟糕!)什么运动也不会,(齐白:哟哟哟 多丢脸),只会长脖子摇呀摇哇,(齐白:只会长脖子摇呀摇),站在旁边看热闹呀看热闹,(齐白:站在旁边看热闹 看热闹)。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动作表征能力。
2、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分享合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学习音符的兴趣,寻找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
2、情景设置—音乐王国。
3、教具准备:挂图一张,高音谱表、人手一个小音符的挂饰、音乐CD、地谱(在地板上画五线谱)若干个。
三、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随着《哆来咪》音乐欢快地进场,参观音乐王国。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向音乐王国里的小音符问好。
1双手在脚踝处,2在小肚腿处,3在膝盖处,4双手叉腰,5双手交叉抱手臂,6双手指肩,7双手抱头,1双手斜上举。
(二)、辨别音符不同的位置:游戏《朋友在那里》
启发幼儿说说音乐王国里有什么?(音符、五线谱等)并找个音符做朋友。
幼儿根据自己身上挂的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边表演边找到跟自己身上挂一样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认识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1.出示挂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复习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并引导探索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整体认识:在音乐王国里有许多会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着高音谱表,高音谱表有几条线?(请小朋友拿出手指数一数)还有什么谱号?(高音谱号)这时候,来了许多音符豆豆,它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1——”,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一线,唱歌的房子又唱起来了:“3——”,(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间,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2——”,(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二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5——”,音符豆豆都滚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们唱啊,跳啊,高兴极了。
2.老师变换音符的位置,幼儿听琴唱一唱。
(四)、听音辨音游戏:
1、《音符找家》游戏:听琴声辨别是那个音符,跳到这个音符在地谱上的相应位置,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着各种动物唱出这个音符。
音符找到家后,听老师所弹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着节奏在地谱上跳一跳。
2、《锤子、剪刀、布》游戏:小朋友自由结伴一起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小朋友唱音符,输的小朋友就在五线谱上跳出这个音符的位置。
(五)、听音乐自由表演“哆来咪”结束。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地幼儿,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音乐活动的愉悦氛围。同时,教师要注意安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也能获得快乐。
五、活动评价:
教师首先以参观音乐王国的形式把幼儿带入充满童趣的音乐情景,随后展开的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音符音高的游戏、听音游戏、辨音游戏、“锤子、剪刀、布”的综合游戏、以及在地谱上跳音符舞的游戏,无论从哪个环节看,教师都强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自由表现的音乐活动教育。活动中教师引进了奥尔夫体系的音乐教育思想,重视情感教育和思维灵活性的教育。从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幼儿根据自己所听所理解想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能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教师巧妙的指示语和地谱游戏环节直接用示范的方式提示的方式引出新任务,引导幼儿学习和表现。
从活动目标看,该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第一,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
第二,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
第三,找到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这些预设目标指向性明确,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要求。同时教师能根据《纲要》精神,时代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活动中还注重“分享合作的快乐”和“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的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始终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与教学内容“小音符”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这也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成功之处。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幼儿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2、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并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木偶。
2、学习DVD、教学CD。
活动过程:
1、进场:快乐的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
2、练声:小动物的歌声。
教师:听,是谁的歌声真美妙!(1=C,从C调练声至E调,要示幼儿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声音要提高、打开,唱出小动物的欢快情感,唱出跳跃音)。
3、舞蹈《早上好》。.
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早上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
4、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2)根据《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
①教师与幼儿共同回想《小鸡和小鸭》的故事大意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
②提问:谁和谁,来到哪里?在玩什么?
教师组织语言:小鸭子呀,小公鸡,来到草地玩游戏。
提问:当小鸭子不会啄小虫时,小公鸡怎样说?当小公鸡掉下河时,小鸭子怎样说?
教师组织语言:咦,小鸭子,我来帮你啄小虫。哎,小公鸡,我来背你过小河。
③它们两个好朋友呀,团结友爱,真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
(3)教师组织歌词内容,并范唱一次(边操作木偶教具)教师:刚刚小动物们真开动脑筋,我把歌词编成一首歌,唱给小鸡,小鸭听,看看它们喜不喜欢。
(4)幼儿集体表演歌曲一次。
5、结束:快乐的小鸡、小鸭舞。
天黑了,我们的音乐会也将结束了,我们和小鸡,小鸭共同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想一节课我可能改变不了一个孩子的性格但至少在孩子的心灵播撒了一颗快乐共享的种子,活动很满意。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幼儿园中班综合优秀教案报纸作用大含反思2023-08-17 12:58:10
关于蒲柳人家的教案设计范文2023-08-23 06:46:48
喂携物吃饼干教案及教学反思2023-08-17 12:45:16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范文2023-08-24 00:46:31
幼儿园中班综合优秀教案报纸作用大含反思2023-08-17 12:58:10
关于蒲柳人家的教案设计范文2023-08-23 06:46:48
喂携物吃饼干教案及教学反思2023-08-17 12:45:16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10 20:35:16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12 04:35:17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2023-08-25 06: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