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8-19 04:16:26 文/莉落老师 教学反思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1

  《背土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内容,主要学习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这节课我借助学生感兴趣的食物薯条、薯片谈话,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此引出故事主角小老鼠,利用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情景导入,让学生观察情景图,采用编故事的方法,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尝试解决问题,引出相关的加法算式,探索算法。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学习活动:

  1、一共有多少个土豆?

  2、还剩下几个土豆?

  3、分一分、填一填。

  4、说一说。

  我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学生肯定要经过思考,才能说出想法。在教学设计中,我比较重视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我在同一个问题上采取不同的问法让学生多说,比如在交流5+2=?时,当第一个同学回答7,我仍继续问: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谁理解了他的算法,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探索7-1=?时,也同样请三位同学说自己的想法。如此反复,即使是不大会表达的同学,也能通过倾听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积极表达,也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要素,没有交流、没有表达的课堂,无活力可言。

  但是对于我的这点考虑,听课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编故事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耗时较多。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回答的要点,点到为止,干脆地切入主题。

  2、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时,提问较多,也用去较多时间。充分阅读本课及前后课时的教材,会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掉土豆”的.过程学习7的加减法,问题1和问题2主要是一个引导,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较快地进入学习活动。

  3、这样,学习活动3就会有比较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7的加减法算式,也有时间进行学习活动4。

  通过这节课,我也注意到:虽然我在课堂上比较有亲和力、注重与学生交流、评价语言较丰富,但是有些语言还是不够凝炼、有些指令不够清晰、问题设计数学味不足。听课老师们专业的、中肯的点评,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十分感激!

  还有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一个多月,此次让他们用分小棒的方法来探索7的加减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的操作经验还不娴熟,注意力容易分散,部分学生在活动未进行之前就玩起了备用的小棒。一年级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2

  《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首先是,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的,因此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情境图一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部分都能学会从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但在要求学生“你从这些数学信息里,想提什么问题时?”学生表示比较困难,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由此知道学生在学会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主要是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数学信息,并由此学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问:“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时”学生大部分都能通过比手指头直接得出结果,由此我发现孩子对于接着数这一方法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为了便于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于是我再次和孩子强调“接着数”这一方法的计算会更快,然而在后面的计算中,我没有一直强调,这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计算方面所花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法需要多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在教学情境二时,同样还是让孩子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交流算法等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列出有关7的其它加减法算式,最后通过读一读,达到对孩子是的巩固与熟悉,在练习中,我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分香蕉应该怎么分?”我先示范并列式,最后让学生学着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外还通过游戏如“凑数法”来使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几加几等于7“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做7的加减法时的正确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

  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

  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美术课旋转卡教学反思2023-08-27 05:10:3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牛和鹅教师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11 12:58:43

北师大版分数混和运算教学反思2023-08-12 17:41:02

雪儿课程教学反思2023-08-13 22:55:29

美术课旋转卡教学反思2023-08-27 05:10:3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牛和鹅教师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11 12:58:43

北师大版分数混和运算教学反思2023-08-12 17:41:02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8-23 17:32:0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27 03:55:5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2023-08-15 22:29:01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