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1 05:29:21 文/孙小飞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知道有雾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

  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师:淘气的雾宝宝把今天学过的字词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

  1.回顾所学字词,并随机出示字词。

  2.抽读生字、词语。

  3.读一读。

  淘气顽皮于是

  变暗岸边街道

  桥梁甚至躲藏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雾说的话

  1.指名分段读课文,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1)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儿。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教师用“这片雾真淘气啊,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说……”的句式引读上述语句。

  3.过渡: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

  1.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雾把景物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第3自然段。

  (1)老师引读第3自然段。(于是,他把……无论……还是……都……)

  (2)师: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3.交流第4自然段。

  (1)老师引读。(于是,他把……四周变暗了,无论……还是……都……)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连同”。

  (3)比赛读。

  4.交流第6自然段。

  (1)指名读句子。

  (2)句子中为什么要用“甚至”?(所有的东西不管大小都被雾藏了起来。)

  通过范读、模仿读等各种方法反复朗读,帮助理解“甚至”一词。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雾说,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

  6.读第3自然段,完成填空。

  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

  7.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雾把海岸连同城市都藏起来了,他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8.读课文,理解填空。

  雾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不久,大海连同......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9.没想到,淘气的雾能把这么多东西藏起来,它再也没有东西可藏了,现在竟把自己也藏了起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1)读句子。

  (2)男女生比赛读。

  (3)雾把自己藏了起来,很多东西都露了出来,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学习用“把”字句说话。)

  (提示:指导时应该注意打开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思路,尽力表现雾的淘气,试着说出童趣来,并引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9.用“连同”写一个句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久:独体字,以“撇”起笔,第二笔“横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放正。

  步:上“止”下“”,下部与“少”相比,少一点。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23雾在哪里

  雾 淘气 顽皮 藏 大海

  天空、太阳

  海岸、城市

  自己

  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雾、淘”13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无论”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热爱自然景物。

  【教学难点】

  养成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本课15个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时的景色。(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谜语:

  猜一猜:

  像云不是云,

  像烟不是烟,

  风吹轻轻飘,

  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谜底:雾)

  教师口述:

  雾是怎样形成的?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多出些于春季二至四月间。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板书:19雾在哪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谜语,因此“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精力。】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翘舌音“甚、至”前鼻音“暗”,后鼻音“梁”。

  ②识记生字:

  同偏旁归类识字:“雾霜雪雷”。

  反义词:“暗—明”

  图文结合识记“海岸”的“岸”。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薄雾浓雾淘气淘米黑暗阴暗街道大街梁山桥梁甚至甚好至少冬至躲闪躲藏丢失失去

  (2)学习多音字:“藏、行”

  ①读句子,找发现。

  今天我和小伙伴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

  我每天一个人步行上学。

  在这里,“藏”读“cáng”,意思是“隐藏、储存”,还有一个读音是“zàng”,意思是“窝主,善”,“行”读“ xíng”,意思是“走,出外用的”,还有一个读音是“háng”,意思是“行业、辈分、军队”组词如下:

  藏cáng(躲藏)(隐藏)行xíng(行走)(自行)

  zàng(宝藏)(藏族)háng(银行)(行家)

  ②读一读:

  据说,我们家乡发现了宝藏(zàng)。

  今天妈妈去银行(háng)办理业务?

  (3)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就放飞一个气球。)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无论闲适自得。

  霎时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悠闲极短时间。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和初读感知,为把课文读通顺、正确打下基础。】

  三、学习“会写字”

  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加一加:“讠”加“仑”是“论”;“山”加“厂”加“干”是“岸”,“氵”加“肖”是“消”。

  ②换一换:“到”减“刂”换“尸”就是“屋”。

  ③减一减:“宇”减“宀”是“于”。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岸”,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步”上下结构,上宽下长。“论切”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散”左右等宽,“久、于”独体字,“屋”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久、步”,学生练写。

  “久”:独体字结构,撇从竖中线上端左侧起笔,撇尖抵横中线,横撇从撇中点起笔,横段短,撇段长,捺与横撇的撇段相接于田字格中心,捺脚与撇尖持平。

  “步”:上下结构,上部宽、扁,下部窄、长;“止”首笔在竖中线上,长横在横中线上方;下方竖在竖中线上,长撇从右半格横中线上侧起笔,撇至左下格。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学习会写字,层层推进,规范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雾在哪里》,学习了生字新词,对字的形音义都掌握牢靠,读通课文,了解雾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五、当堂检测

  六、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重点)

  2、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二、品读释疑

  1、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雾比作是一个孩子。“又淘气又调皮”写出了雾的性格特点。)

  (2)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指导朗读:读出雾的淘气和调皮,读出对雾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句,等于找准了文章的线索,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雾飞到海上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出示: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起来了。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黑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读了这些片段,你觉得雾跟你留下什么印象?(雾很大,雾变化很快。)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预设:

  (1)“霎时”表示时间很短,说明雾变化很快。

  (2)“把天空和太阳一块藏起来”表现雾浓度大。

  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雾的变化快,浓度大的特点。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谈感受和体会,是理解课文的正确方法。】

  3、自由读5—7自然段,思考:雾来到岸边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

  出示: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你从这儿读出了什么?(雾越来越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预设:

  (1)“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说明雾已经很浓厚了,很大很大了。

  (2)“什么都看不见了”说明雾的确很大,什么都看不见,可见度很低。

  后来呢,雾怎么样了?(雾把自己给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现象?

  出示: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你是怎么理解“雾把自己藏起来了”?(就是雾散去了,慢慢地散得无影无踪了。)

  从上面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雾散得很快。)从哪儿看出来?

  (“不久”说明雾散得很快。)

  指导朗读:读出雾的大、变快快的特点。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从雾的变化和活动可以看出,雾又什么特点?(雾具有覆盖范围大,变化快,浓度大的特点。)

  【设计意图: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学会运用序数词复述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雾》。

  听读《雾》,了解雾的特点,学习儿歌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试着把儿歌背下来。

  四、总结课文主旨

  1、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我们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感知了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六、主题延伸

  在你的眼里,雾又是什么呢?

  雾是魔术师、捣蛋鬼、画家……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大海海水船只远方

  雾在哪里

  天空天空太阳

  淘气又顽皮海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黑猫浓大快

  自己一切都露出来了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朗读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不足之处:

  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中国历史教学设计规划范文2023-08-21 06:34:45

仙人掌的教学设计2023-08-24 22:54:48

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2023-08-13 01:46:25

学习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心得体会2023-08-16 01:05:46

中国历史教学设计规划范文2023-08-21 06:34:45

仙人掌的教学设计2023-08-24 22:54:48

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设计2023-08-13 01:46:25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