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有的人公开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5 07:21:56 文/刘莉莉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有的人公开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题目不直接用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而是“有的人”?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引出鲁迅

  1、出示课件(鲁迅的头像)让学生结合课文谈鲁迅(板书鲁迅人民)

  2、引出课题(板书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

  4、教师配乐范读

  引导读诗理解内容

  1、“有的人”在诗中出现了八次,但它表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一种“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另一种“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用诗中的语句来回答)

  全诗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做了怎样的对比?

  2、从哪些诗句能看出是诗人为纪念鲁迅而写呢?

  3、如何理解截然不同的“有的人”

  4、人民对截然不同的“有的人”的态度。

  5、如何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6、怎样把这首诗读好。

  7、你想对鲁迅说哪些心里话;你想对那些与人民为敌的人发出怎样的呐喊?

  拓展延伸

  1、理解为什么题目不直接用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而用“有的人”?

  2、让学生用上“有的人”“奉献”“索取”“我们”写一些东西。

  有的人公开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查找鲁迅及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鲁迅像,这位是谁?你了解吗?教师出示鲁迅资料。指名读。

  2、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谁说的,生齐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过渡:鲁迅是一个时刻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人,他爱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他。板书:爱人民,人民爱。今天,我们学习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歌《有的人》。

  3、一起来认识一下臧克家,课件出示臧克家资料及写作背景,教师口述。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诗歌,请同学们多读几遍课文,每读一遍的感受和收获都是不一样的,看看谁的收获最多。边读边注。

  2、生自渎诗歌

  3、交流收获。

  学生说不到的教师提示:

  1)哪些句子表达出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

  2)描写了几种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4、相信其他同学肯定还有很多感受和收获,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想读哪一小节就读哪一小节。

  5、指名读。

  6、教师指导读、范读、理解读。

  7、如果将文中“有的人”替换成某一种人怎么换,代到诗句中读一读。

  过渡:这首诗歌不只是单纯的怀念鲁迅,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哪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着,歌颂了鲁迅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板书:无私奉献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拿起你的笔,快速记下你此时的感受。

  3、交流感受

  教师赠言:同学们让我们把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学习,以期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4、最后给大家留一项作业课件出示,教师读。

  收集有关鲁迅的名言、故事、著作等,办一期纪念鲁迅为主体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这是一片略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憎爱分明的感情,并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诗歌语言朴素,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一开始安排学生自学感悟,教师点拨引导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将鲜明的对比融入到朗读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拓展到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说得非常好,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起来,于是安排了写,记下此时的感受。

  有的人公开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纪念鲁迅的感受,从中受到革命人生观教育。

  2.通过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培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人生观。

  3.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通过诗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的伟大精神,培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人生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通过请学生将诗歌中的“有的人”具体化的做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过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解题。

  1.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xx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纪念自己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先生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革命人民隆重纪念鲁迅的盛况。感受颇深,于11月1日写下《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2.文章题目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副标题)

  二、走进作者和写作背景。

  1.检查学生的资料搜集情况(关于鲁迅和臧克家)

  2.根据学生的回答,简介鲁迅生活时代背景降低学习难度。

  3.感知鲁迅作品《自嘲》《野草》。

  三、初读知大意

  1.师范读:诗歌中写了几种人?(两种人)

  2.全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对比)

  四、研读品内容。

  (一)生自由研读

  1.这两种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2.哪些语句具体描述了着两种人?用“”和“”分别标注出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根据所写的内容与结构的不同,全诗可分为几部分?

  (二)学生汇报,评议共进,教师相机点拨并梳理成果

  学生讨论,明确:

  1、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2、一种是有益于人民的人,一种是危害人民的人。

  3、对人民的态度不同;对功名、荣誉的追求不同;对生命的意义的观念不同。

  五、联系实际谈收获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六、总结

  全诗热情歌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诗歌在表达上的突出之点,是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

  七、作业(小练笔)

  模仿本诗的格式创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课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1 18:24:48

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精选十五篇))2023-08-24 10:00:42

第八册Lesson 9Months of the Years教学设计2023-08-24 00:19:33

认一认5教学设计2023-08-22 10:59:02

课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1 18:24:48

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精选十五篇))2023-08-24 10:00:42

第八册Lesson 9Months of the Years教学设计2023-08-24 00:19:33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