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活泼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教学重点: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电子琴、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在律动中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1、导语:今天我们要举行快乐的音乐会,在这个快乐的音乐会上老师要带给大家一首快乐的音乐,你们想听么?(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伴奏音乐,师做拍手表演。)
2、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啊?
生:欢快活泼的。
师:那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呢?
(师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3、师:老师也想来表达快乐的心情,下面请你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表演的。
(师根据乐句做不同的拍手动作)
4、师:你们能发现老师的表演有什么特点么?拍手方式都一致么?
生:略。
师告诉学生相同的乐句拍手动作一致的特点,并请学生根据音乐来模仿师的动作。
(设计意图:从开头就出现《我是小音乐家》的音乐,并通过简单的律动来表现乐曲、感受乐曲,旨在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情绪,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为后面学习歌曲作下铺垫)
二、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1、师:刚才我们正在享受快乐的时候,有三位小音乐家带着乐器想来加入我们的表演,你们看,第一位小音乐家给我们带来什么乐器?(师用绳子来表现吉他)
师:你们知道刚才第一位小音乐家带来的是什么乐器么?
生:吉他。
师:那你们知道吉他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吉他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它的音色)
师:吉他的音乐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学书上表现吉他音色的乐句。(师弹琴请学生来唱)
2、师:第二位小音乐家也迫不及待地想来展示了,你们看,她带来了哪种乐器?
(师用绳子表现小提琴)
师:你们知道她带来了哪种乐器么?
生:小提琴。
师:那你们知道小提琴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小提琴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小提琴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去学学书上表现小提琴音色的乐句。(师弹琴生唱)
3、师:第三位小音乐家早已做好乐器表演的准备了,你们看,是什么乐器呢?(师用绳子表现圆号)
师:知道是什么乐器么?
生:圆号。(师提示)
师:那圆号的故乡在哪里知道么?(课件出示圆号的外形图,师简要介绍圆号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圆号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来学学圆号的音色吧!(师请生找出书上表现圆号音色的乐句,并弹琴请学生来唱。)
(设计意图:用绳子来表现乐器,教师亲自演示,用课件介绍乐器,旨在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了解三种乐器的特征,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三种乐器;用先听乐器的音色来学唱歌曲,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真正的用聆听法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1、师:三位小音乐家要出场为我们演唱歌曲了,让我们用歌声来迎接小音乐家。(播放录音范唱《我是小音乐家》)
2、师:你们能来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唱第一段。(师根据学生的演唱及时纠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师:看到你们唱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唱唱,但是在老师唱的时候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听歌曲中连音与跳音的区别。(师提示连音与跳音的含义,并提示通过看师的动作来区别连音与跳音)
(设计意图:用动作来提示学生跳音与连音的区别,旨在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的掌握歌曲中活泼与舒展的旋律的对比,同时很好的解决了难点,也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4、师:我们来加入动作表演吧!(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演唱第一段)
5、师: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唱唱第二段么?(师弹琴请生唱第二段)
6、师:完成了前两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师要提出一个新的任务,你们看到“我吹起法国号”这个乐句了么?老师想在这个地方锻炼一下你们的嘴皮子,看谁的嘴皮子最快。(师弹琴范唱,请生模仿,直到唱对为止。)
7、师:你们三段都会唱了么?下面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把三段完整的来唱一唱,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在遇到乐器的乐句时,我们用演奏乐器的姿势来完成。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表演吧!
(设计意图:用与前面不同的动作来表演,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乐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一)
8、用多种形式来演唱,但乐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齐唱。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组唱、领唱与齐唱,旨在进一步巩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二)
三、小结下课
师: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当中肯定能产生出一个音乐家,下面老师要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愿你们的音乐梦想在歌声中实现!(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离开教室)
三年级的音乐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
2、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愉快热闹、充满朝气的音乐情绪,初步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二、通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一)欣赏《小放牛》
1、导入:谈话。(从前课歌曲入)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
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初听录音乐曲:师设问:
A、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B、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学生自由回答。
A、听第一段音乐:问: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听完后,学生讨论回答。
B、第二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话可再听一边)
C、第三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D、复听全曲:听完后师生交流听后感。
(二)欣赏《牧歌》
1、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
2、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再用竖笛吹一吹)
3、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听音乐。
问: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后学生回答)
4、听乐曲
问: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题低?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三)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板书:题材形式风格
《小放牛》
《牧歌》
三年级的音乐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3、通过简单的律动,体味朝鲜族舞蹈的内在韵律,即以内在的呼吸带动外在的动作,并以此进一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征。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时,注意学生较容易唱错的几小节。
2、为歌曲伴奏,注意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老师做几个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西藏舞、新疆舞、蒙古舞、朝鲜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2、播放歌曲视频,教师介绍“朝鲜舞”,学生试着跳一跳。
3、你觉得刚才这首歌曲怎样?学生谈感受——是三拍子还是二拍子——学生试拍。
4、揭题:《桔梗谣》听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5、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
出示卡片1前4小节,教师范唱。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边唱边拍节奏(2——3遍)——出示卡片2后4小节,方法同上——1+2完整唱一边,唱好前八小节——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下自学——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抽到卡片5的一组)
要求:声音轻,不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教师指挥,各组接唱,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齐唱——用竖笛吹一吹。
(2)学唱歌词。
放录音,学生轻唱——提醒同学们应注意的乐句——重点练唱:第二句的符点、第四句的连线、符点、第五句衬词、最后一句的连线。
(3)谈谈:你觉得应怎样唱?(用欢快的情绪唱一唱,表现人们喜庆丰收)
三、创造表现
学生齐唱——分组表演——配上伴奏完整表演——集体表演展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朝鲜族音乐及朝鲜族的舞蹈,希望小朋友们在课下能够多了解朝鲜族文化。
三年级的音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并有表情地演唱、表演,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蜗牛与黄鹂鸟》mp3、flash形式的MTV、曲谱、电子琴。
教学重、难点: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从而达到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关键:蜗牛与黄鹂鸟角色特点及品质的.分析与演唱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随《蜗牛与黄鹂鸟》进入教室座好,随老师做动作,用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一、熟悉旋律
1、“老师给你带来了两个小动物,一个是蜗牛,一个是黄鹂鸟。请你听一听老师弹得是哪一个?请用你的动作告诉老师,如果是蜗牛就请你学蜗牛爬,如果是黄鹂鸟就请你学小鸟飞。”
师用铜管在低音区慢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蜗牛缓慢的爬行。
师用木琴在高音区快速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随着旋律学着黄鹂鸟灵活的飞舞。
2、“同学们听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师不断地变换高低音区弹奏《蜗牛与黄鹂鸟》,生不断地变换角色表演。
二、初听歌曲
1、“请同学听完、看完后告诉老师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蜗牛与黄鹂鸟》flash形式的MTV。(将歌词挡住,让生只通过听歌曲、看画面来回答问题。)
2、“下面让我们看着歌词听两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师用教鞭指着歌词,提示学生歌曲的反复路线,防止溜号现象。
三、学唱歌曲
“我们来试唱一下”师慢速弹琴,生跟唱。个别唱不好的地方采用听唱法学习。如:第二段开头或是结尾处的换气……,根据学唱情况而定。个别处纠正完之后,再完整复唱一遍。
四、处理歌曲
1、蜗牛:
a、“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一直爬到葡萄成熟。你知道蜗牛从什么季节爬到什么季节么?”生答。
b、“蜗牛从春天一直爬到秋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黄鹂鸟的嘲笑它都没有动摇一直坚持不懈的爬着,你能谈一谈对蜗牛的看法么?”启发学生要学习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c、“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呢?比如有的同学学习钢琴,刚开始既枯燥又难听太累了,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弹出好听的曲子来,还是算了吧。”生答。“如果有请你想一想蜗牛你就不会放弃了,如果没有请你引以为戒,当以后你遇到困难或是问题想要放弃时请你唱唱这首歌想一想蜗牛你就有信心和动力了!”
d、“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曲,你认为哪一句最能体现蜗牛坚忍不拔的精神。”生带着问题唱后回答。“蜗牛虽然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缓慢的爬着,但是他一直坚信自己的目标,老师看谁能把蜗牛的这种坚定的感觉唱出来。”生唱。“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表现”生边唱边做。
2、大树:
“我们来唱一下第一段,看看除了蜗牛以外还唱了谁”生唱回答。“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身体表现刚发嫩芽的大树,注意我们的大树长的是不一样的,而且还会随着音乐动一动。”第一段声情并茂的边唱边做。
3、黄鹂鸟:
a、“我们来唱唱第二段,看看第二段都唱得谁?”生唱回答。
b、“黄鹂鸟对蜗牛的这一做法是什么态度呢?”
启发学生说出黄鹂鸟嘲笑、蔑视、骄傲、瞧不起……。
“黄鹂鸟拿自己的长处和蜗牛的短处去比较,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根本用不着从现在就开始爬,所以讥笑蜗牛。那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象黄鹂鸟那样用自己的长处去取笑别人的短处呢?”生答。
“你也有短处,如果别人用他的长处来嘲笑你的短处,那你的心里一定不舒服。以后我们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检讨自己的短处,就不会犯黄鹂鸟的错误了。”
下面我们把嘲笑、蔑视、骄傲、瞧不起人的黄鹂鸟再唱一遍,这次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来表现傲气的黄鹂鸟。
4、蜗牛:
“蜗牛在黄鹂鸟的嘲笑下不仅没有退缩,还告诉黄鹂鸟一个什么道理呢?”生答。(启发学生说出笨鸟先飞的道理)
我们用坚定的语气把结尾唱出来。
5、声情并茂地完整演唱全曲,并配上自己的动作。
五、巩固歌曲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放三遍歌曲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请1~2组上前表演,全体为他们演唱,师钢琴伴奏。
对于表演出色的给与掌声鼓励。
六、拓展
“蜗牛最后吃没吃到葡萄呢?”生答。
“这时当他再次遇到黄鹂鸟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编一首秋天的《蜗牛与黄鹂鸟》。”
随《蜗牛与黄鹂鸟》边唱边做动作走出教室。
三年级的音乐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
2、 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2、 通过编创旋律,掌握简单的旋律发展技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教学难点
1、 一字四音“啊”的演唱。
2、 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爱的)。
3、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蕴含的师生关爱的情怀。
4、 旋律编创的音高走向问题。
四、 教学进程
1、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说老师做的感人的事例,从而导入新课课题《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
2、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A、 设问:歌曲给你什么感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B、 讨论后,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段歌词。
3、 再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用怎样的声音、力度、速度、旋律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4、 学唱歌曲:
A、 跟着伴奏学唱歌曲旋律。
B、代词入曲。
C、说说歌曲两部分旋律的演唱方法。
第一部分:主歌旋律平缓,音区比较低,可用稍慢的声音,稍弱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部分:副歌的第一句旋律比较高,适合用较强的力度演唱,以表达内心的激动。
最后一句,随着旋律级进下行,力度可以逐步减弱,用以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
5、 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老师引导学生学用划旋律线的方法来编创有节奏的旋律。
6、 小结。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08-21 20:44:50
美术第二课堂教学设计2023-08-24 01:36:24
七年级观舞记教学设计2023-08-11 09:32:24
小学美术伸缩玩具教学设计2023-08-25 13:08:32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08-21 20:44:50
美术第二课堂教学设计2023-08-24 01:36:24
七年级观舞记教学设计2023-08-11 09:32:24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