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题和“做一做”,练习三第3、4、6、7、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2.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猴吃水果的课件。
2.投影仪。
3.每人准备3只猴、4个梨、2个香蕉和3个桃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1~5的数字卡片;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课件展示
(2)画外音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学生摆法一般有两种:
(5)提问: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梨,几个桃,几根香蕉?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课件展示的象形图下面分别动画写出“3”、“4”、“3”、“2”。
二、教学新课
1、教学“3=3”
提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也不多,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且在图下面写上3=3,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2、教学“3>2”方法和教学“3=3”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3、教学“3<4”方法如前,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4、区分“>”“<”和“=”。
小结: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观察可发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也就是比较多少;谁和谁同样多,就用“=”表示;谁比谁多,就用“>”表示;谁比谁少,就用“<”表示。
三、课堂练习
1、第17页做一做第1、2题
2、第18页练习三第3题、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小结:我们认识了“>”“<”和“=”3种符号,知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在比较时,仍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鸟语教学设计2023-08-13 22:57:04
自己去吧优秀教学设计方案2023-08-14 08:10:58
六年级语文上册无私的爱教学设计2023-08-21 19:45:56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8 03:59:33
鸟语教学设计2023-08-13 22:57:04
自己去吧优秀教学设计方案2023-08-14 08:10:58
六年级语文上册无私的爱教学设计2023-08-21 19:45:56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